一.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介紹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綜合性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占地956畝,是四川省示范高等職業院校,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市級最佳文明單位。2014年,學院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增掛瀘州技師學院,實行一校兩牌。學院現有商學院、白酒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外語系、藝術系、基礎部、思政教研部、培訓中心、高新區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
二.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榮譽
學院完成科技部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123項,市級科研項目267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全國行業協會優秀校企合作案例成果獎1項、省級教育科研成果獎25項、市級科技進步獎10項、市級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61項。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服務產業提升計劃專業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建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獲批省級教改項目65項;獲批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項,省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1項。近年來,教師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90余篇(EI和ISTP收錄近30余篇),獲專利48項,完成橫向課題65項,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近4億元。
三.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硬件設備
學院擁有現代化圖文信息中心,館藏紙質圖書49.7萬余冊,數字資源40TB;建有公共教學大樓、實訓大樓、教學工廠、學生活動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標準田徑運動場、籃球場、網球場等完備的教育教學設施;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國家級實訓基地,擁有實驗室、實訓室496間,校內實踐基地2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10個。
四.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歷史發展進程
瀘州師范學校
清同治七年(1868年),永寧道尹恒保開設川南書院于瀘州城內水井溝。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11月21日,瀘州知州沈秉坤、內閣中書高楷以及學人周善培,集資白銀六千兩籌辦學堂,始稱川南經緯學堂。翌年即遷入水井溝川南書院。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頒布學制,經緯學堂改名川南師范學堂。
民國十六年(1927年)下期,反革命政府因為川南師范出了不少革命人物,恐懼革命,命令停辦。
瀘州教育學院
1958年,經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瀘州地委和專署決定創辦“瀘州大學”,設在瀘州小市原工農干校校部,后確定瀘州市瓦窯壩原初師校址作校地。
1959年,“瀘州大學”調整為“瀘州專科學校”。
四川水利機電學校
1964年5月,經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批準,舉辦四川省宜賓專區水電職業學校。
1984年6月,學校移交省轄瀘州市人民政府領導,由瀘州市水電局主管。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4月,瀘州教育學院、瀘州師范學校和四川省水利機電學校合并組建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于2002年9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
2014年,學院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增掛瀘州技師學院的牌子。
五.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規模及占地面積
學院占地756畝;設有商學院、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外語系、藝術系等14個教學單位;開辦39個專科專業;圖書館藏書42.5萬余冊;有教職工540人,其中專任教師405人;有各類在校生9000多人。設有商學院、白酒學院、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外語系、藝術系、高新區學院、繼續教育處、培訓中心、思政教研部、基礎部14個教學單位;開辦39個專科專業。
六.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552人,其中專任教師45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25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副高職稱教師114人,博士、碩士學位人員260人,常駐外籍教師2人,“雙師型”教師251人。擁有省級突出貢獻專家、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市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市級拔尖人才等20余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建立了由200多名行業企業專家、技術能手組成的兼職教師資源庫。
七.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對象及地區
1、錄取照顧政策按國家相關規定執行,加分后總分達到錄取控制分數的考生與其他無加分達到錄取控制分數的考生同等對待。
2、投檔成績相同的考生則按單科順序及單科分數高低排序錄?。何氖奉悶檎Z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理工類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
3、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所有專業原則上不限男女生比例。
4、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體檢標準嚴格遵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
5、英語類專業只招收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其他非英語類專業對外語語種無限制,中德合作辦學專業提供德語教學,非中德合作辦學專業提供英語教學。
6、在總計劃不變的前提下,可調整分專業計劃。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均參考學校官網及網絡上信息整理,因信息可能有差異,所有專業招生、錄取分數線等信息,僅供考生作為參考,想要報考的考生,請登錄官網查詢,或咨詢院校招辦了解最新招生情況。